欢迎访问中知在线
全国
APP下载
  • 安卓APP下载

  • 苹果APP下载

【中国金融家】杂志专访中知在线董事长丁坚:让知识产权变成资金源泉
阅读量:3568 时间:2018.02.27

知识产权作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最核心的资产,通过质押的方式获得银行贷款,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其价值,使其成为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有效途径之一。

微信图片_20180227155434.jpg

股权融资、债券融资、银行贷款、融资租赁……在金融业创新加快的时代,传统融资方式不断发展,较为新型的融资方式也在涌现。其中,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逐步兴起,使以专利权、注册商标专用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质押融资成为可能。此举进一步拓宽了融资渠道,正逐渐成为解决中小企业尤其是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新选择。


中知在线董事长丁坚,致力于探索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领域10年有余,先后担任中国商标品牌研究院专家委员、获评2016年中国商标领军人物。近日,本刊记者特邀丁坚接受专访,讲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理念、取得的成果以及未来发展的新动向。



聚焦融资难 深耕细作


“融资难一直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科技型中小企业由于研发的需要,往往更需要资金的支持。”谈及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丁坚一语道出其中的关键因素,他告诉记者,我国中小企业大多依靠自筹资金,获得银行贷款的中小企业很少。究其原因,这些企业只拥有技术,却没有固定资产作为抵押物,更没有其他机构为其担保。由此也导致许多科技型中小企业由于借贷无门、资金短缺而不能扩大产业规模,痛失市场机遇。在此情况下,知识产权作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最核心的资产,通过质押的方式获得银行贷款,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其价值,使其成为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能够宣传知识产权相关知识,也能够提高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意识,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与关注。


加强知识产权金融服务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战略部署的积极举措,是知识产权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创新发展、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手段。在深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十余年间,丁坚先后主导成立了北京中金浩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智慧财富集团、中知在线等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致力于解决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中估值难、处置难、风控难问题,围绕知识产权金融深耕细作,积累并自创知识产权运用“四十八字经”,从审计、评估专业角度出发,分析企业知识产权估值和运营,提出解决方案,让企业知识产权运用最大化。他还深度参与中知在线在北京、深圳、厦门等地产品的推广落地,带领团队每年服务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额度超过100亿元,每年为各省市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培训数十场。

 

在线平台弥补市场空缺


2017年9月2日,国内首家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平台—-中知在线的上线,标志着我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进入了市场化发展的新时期。中知在线依托于集团多年来积累的数千家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案例与百余家合作银行、政府单位资源,为中小企业提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


谈到中知在线,丁坚表示,长久以来,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一直是政府在主导推动,市场自身运营动力不足。而要实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普遍化、常态化、规模化”发展的要求,必须实现市场化发展。中知在线的出现弥补了市场化运营机构的空缺,是一个有益的、积极的探索。


他告诉记者:“在创办中知在线之前,我们通过中金浩评估公司已经参与了多年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随着业务的不断深入,我们发现很多融资过程中的问题。而问题的核心在于‘评估难、风控难、处置难’。所以我们开始在各地摸索经验,逐步总结出了风险池、保险、担保等几种模式,并提出了产品化的解决方案。一方面通过产品化的方式给金融机构提供产品方案,另一方面通过我们的顾问引导企业了解融资知识,将中知在线打造成银行与中小企业之间的桥梁。”


据记者了解,中知在线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缺少实物资产抵押导致的融资难问题推出了知识产权金融创新产品样板——知贷宝。它可以分析现有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产品特点,并总结出产品化的一些因素,例如产品设立的基本原则、知识产权评估体系、风控体系、贷款要素、企业要求、申请流程等。同时,不同地区推广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产品的时候,可以根据地区情况将知贷宝原型进行调整,从而形成适合本地推行的产品。


中知在线自正式上线至今,依托中金浩、中福华等集团专业服务机构,已累计为企业服务并融资近50亿元。在产品化推进的过程中,区域化落地成效显著,先后推出了北京智融宝、厦门知担贷、深圳科创贷、重庆科技智慧贷、连云港连知贷、安徽知识产权贷等知识产权金融创新产品。


除此之外,中知在线还承办了2017中国国际商标品牌节知识产权金融论坛,并邀请知识产权、银行、评估、品牌咨询等领域的权威专家同场论道,面向全国宣传推广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举办知识产权金融沙龙,在企业与银行、政府间架起桥梁,直接交流质押融资中的难点与困惑。

 

“三化”定义发展新方向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中已相对成熟,而在我国,其作为一种相对新型的融资方式还依然处于起步阶段。结合近年来我国相关方面的实践经验,丁坚总结出了当前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的三个主要“痛点”,即估值难、风控难、处置难。


他认为,估值难,难在评估机构执业质量参差不齐、从业人员在知识结构上还存在短板。但是随着近年来中国资产评估协会相继发布无形资产评估准则和指导意见后,这一“痛点”已大有减缓之势;风控难,难在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恪守其传统风控体系的严苛要求,或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避而远之,或在开展相关业务时多以传统担保方式为主、知识产权质押方式为辅的“退而求其次”的模式进行;而处置难则是最根源的问题所在,其难在权利人获得知识产权的目的通常为获取超额收益而非运营处置,这使得评估机构对其处置路径和价值估计的判断常与银行的风控需求相悖。


面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市场长久以来所面临的三难问题,各地也在不断摸索创新模式。而产品化、市场化、多元化已经成为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发展的方向。


丁坚认为,下阶段我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首先是要实现产品化,根据地区政策结合当地企业规模水平,围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过程中的风控、处置环节,把服务对象、融资条件、融资流程、风险分担、风险管控、政策扶持、追偿等产品要素条理化,使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运营机制完善、清晰,同时便于政府的管理。


其次是市场化,在政府引导的框架下,引入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领域,允许各方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中有一定的合理利润,激发社会资本的活力,逐步实现政府推动向市场要素推动的转变,实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更快速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最后是多元化,把“专利价值分析、市场法、成本法、收益法”等估值方法,“风险池、保险、担保、政府兜底”等风险分担方式,“交易所、收储中心、专利联盟”等处置方式融入产品模式中,吸引更多的社会机构介入,鼓励探索更多的运营模式,在防范单一模式风险的同时,为未来更加完善的模式的出现创造便利条件。


分享到:
我要融资 在线客服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