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知在线
全国
APP下载
  • 安卓APP下载

  • 苹果APP下载

【中国金融家】专访丁坚:雪中送炭开展知识产权融资
阅读量:1707 时间:2018.08.28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在全国各地蓬勃发展,已经成为缓解中小微企业资金不足的有效途径之一。



微信图片_20180828170905.jpg

微信图片_20180828170905.jpg

北京智慧财富集团、中知在线、中金浩董事长

丁坚

 

在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小微企业中,有相当比例是以知识产权为主要资产、高成长性的双创企业。过去,由于他们不能给出像样的抵押物,也无法证明自己的创收能力,所以即便他们坚信自己就是明日的独角兽,也很难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融资。


2016年底,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明确提出,到2020年我国年度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达1800亿元的指标,并强调要完善“知识产权+金融”服务机制。随后一些金融机构尝试推出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解决科技型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题,知识产权在融资中的价值逐渐得以体现。


目前,在各项政策支持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在全国各地蓬勃发展,已经成为缓解中小微企业资金不足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此,本刊记者采访了北京智慧财富集团、中知在线、中金浩董事长丁坚,请他分享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助力中小微企业发展的独到见解。

 

小微企业融资问题依然严峻


小微企业一直是丁坚十分关注的领域,作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领域的专家,他对中小微企业当前面临的问题有着深刻的见解。丁坚指出,过去各部委对于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已出台不少,但政策落地情况依然不容乐观,融资难的问题也未得到有效解决。其原因在于一部分小微企业在创业大潮下盲目创业,忽视了企业成长规律,过度融资,或将贷款用于与企业无关的经营,导致银行贷款不良率上升,贷款门槛也随之提高,小微企业贷款不易的情况进而出现。同时,小微企业抵押物较少情况也很普遍。许多机构在没有核心技术的情况下创业,现有的评价体系又很难对其价值做出准确评估,因此增加了融资的难度。


此外,信用体系存在缺陷也是原因之一。丁坚指出,在信用体系完全建立起来之前,要解决融资难的问题依然不易。信用担保体系可以缓解信贷机构与小微企业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降低信贷机构风险。但目前小微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建设力度依然不足。


丁坚还告诉记者,融资难是小微企业发展的最主要问题,也是导致融资贵问题的原因之一。一部分企业由于缺乏专业技术人员以及核心技术,需要花费高成本来开展经营,无形中增加了小微企业对于融资量的需求,而金融机构又会对此类企业的放贷额度予以限制,这就进一步放大了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此外,由于通过金融机构进行融资的途径受限,民间融资也就成为一部分小微企业的选择,而民间借贷利率却远远高于银行贷款利率,也增加了企业的经营和财务成本,使融资变得更贵。


同时,很多小微企业管理模式落后,财务制度不健全或不规范现象比较突出,金融机构难以获得企业真实可靠的财务信息,无法对企业的盈利情况和企业实际风险作出有效判断,导致相应信息成本过高,也迫使金融机构提出更高的质押、抵押要求,间接增加了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

 

雪中送炭 获业界高度首肯


丁坚深入知识产权研究和评估领域10余年,积累自创了知识产权运用“四十八字经”并入选中国专利保护协会发布的“2017知识产权领域最具影响力人物”10人榜单。作为知识产权融资快速发展的见证者,丁坚介绍说,知识产权是金融创新的重要手段之一,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的核心任务是要为中小微企业雪中送炭,缓解融资难题。2008年后,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蔓延,科技型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问题愈发复杂。在这种情况下,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如江苏、浙江等地开始派生出早期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并逐步走向程序化、规范化。


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推动我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进入了高速发展期,并形成了千亿元体量的市场。2017年,党的十九大召开后,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利好政策不断出台,并形成了叠加效应。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六次会议时指出,产权保护特别是知识产权保护是塑造良好营商环境的重要方面。李克强总理在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时也表示,将推广专利权质押等融资模式。“实行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是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和商业化运营的核心和保障。可以预见,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将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在党的十九大后进入蓬勃发展期,实现常态化发展。”丁坚表示。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需解决三大“痛点”


虽然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已成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一剂良药,但自身也在遭受着“病痛”的折磨。经过10余年的探索与实践,丁坚总结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三大“痛点”,即“估值难、风控难、处置难”,并强调认为,只有解决这三大“痛点”,才能使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真正成为解决科创企业融资难问题的良方。


丁坚指出,知识产权涉及广泛,具有复杂性、非物质性、价值不确定性等特点。目前知识产权基础评估的各种方法适用情况不同,优缺点不同,且偏重财务的角度,缺乏技术专业方面的指导。此外,企业看重未来可使用年限内预期可获得的现金流折现值,而银行更关注的是资金的安全性,对知识产权的清算价值更为看重,这就导致借贷双方价值关注点的不同,为评估工作增加了难度。


风控难是三大“痛点”中最核心的问题,主要是风控体系不够健全。传统金融机构在开展相关业务时多以传统担保方式为主、知识产权质押方式为辅,这就使得传统金融机构会更多地使用自己的一套风控体系,极少有针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风控体系。


此外,知识产权的不确定性较高,其存续状态在时间、空间上均有法律界限的范围,一旦超出范围即失效;而即使在权利存续期内,知识产权仍然存在不确定性。此外,知识产权对于企业经营的重要性难以判断。企业知识产权数量不一、质量参差不齐,作用也存在差异,这些问题都导致了知识产权的不确定性,金融机构在缺乏知识产权风控体系的情况下很难把控,增加了风控难度。


处置难,难在权利人获得知识产权的目的,通常为获取超额收益而非运营处置,这使得评估机构对其处置路径和价值估计的判断常与银行的风控需求相悖。此外,若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出现风险,质押标的则难以处置,主要是交易拍卖难。我国知识产权交易市场尚不成熟,知识产权的处置拍卖极难达成交易,且转让程序复杂。


此外,知识产权授权许可难。知识产权应用并不具备普适性,授权许可需要找到同行业或者同领域企业进行合作,在原实施企业未能良好运作的情况下,新的实施企业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坚持“三化”理念 正本清源


丁坚指出,要解决知识产权的痛点,就要坚持“三化”的理念,即“产品化、市场化、多元化”。产品化容易形成标准化,而标准化模式则更容易被复制效仿。要根据地区政策,结合当地企业规模水平,让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过程中的各种产品要素条理化,使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运营机制更完善、更清晰。


其次是市场化。在政府引导的框架下,要引入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领域,允许各方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中有一定的合理利润,激发社会资本的活力,逐步实现政府推动向市场要素的转变,并让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回归理性和长期发展机制,避免出现“快餐”情况,从而实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同时,要形成多元化结构。知识产权金融不只是通过银行融资,应让更多类型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公司加入到知识产权融资的行列中,形成一个针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金融体系。将估值方法、风险分担方式以及处置方式融入到产品模式中,并鼓励探索更多的运营模式,在防范单一模式风险的同时,为未来更加完善模式的出现创造便利条件。


除了“三化”之外,丁坚还指出,知识产权质押类公司机构要发掘高价值专利,杜绝为搞知识产权融资而购买低价值专利,正本清源,严把评估细节。要通过知识产权保险的方式,增强知识产权的稳定性。同时,要建设知识产权交易市场。我国现有产权交易所超过200家,而真正从事知识产权交易的却少之又少。知识产权交易市场应以其公信力为支撑,打造全国化大平台,完善知识产权交易制度,及时提供准确、有效的供需信息,建立便捷的交易方式和登记模式,有效解决无形资产处置问题。


此外,还要加强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兴技术的应用,提高评估效率和准确性。丁坚说,要建立高效互联网平台,发掘高价值专利,提高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质量。加强区域合作,成立相关天使投资基金。同时,还要加强与媒体之间的合作,增加媒体关注度,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发展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从而为中小企业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



分享到:
我要融资 在线客服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