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APP下载
苹果APP下载
当前,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已成为一种趋势,从国家层面到行业层面都出台了相关政策支持数据要素市场化发展。数据要素改革之所以引起各方的关注,是因为它是一场堪比土地市场改革和资本市场改革的重大改革。
数据要素领域未来将有巨大发展空间。经过初步测算,全国数据要素的支出规模约为3.3万亿元,如果计入产出,整个市场规模将达到16万亿元以上;如果再考虑数据资产的评估、质押、融资等衍生市场,规模可能会超过30万亿元。这也是当前深圳、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政府以及企业家们非常关注数据要素改革和数据资产的原因。
从实践落地的需求来看,形成数据资产的全链条管理体系,是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棋眼”。要从数据资产的确权、登记、评估、定价和入表等每个环节着手构建一个全流程的闭环,只有真正形成闭环,整个数据资产的商品化、市场化、要素化才能真正见到成效。
一是数据产权。《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的一个很大突破是不再纠结数据的所有权问题,而是以解决市场主体遇到的实际问题为导向,在《民法典》《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框架下,探索性地建立数据资源持有权、数据加工使用权和数据产品经营权“三权分置”数据产权制度框架,力求做到既符合现行法律规定,又满足实际流通使用需求,还为将来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数据产权制度预留了政策空间。
二是数据资产登记。数据资产登记是数据产权界定的基础,国家数据资产登记存证平台作为支撑数据要素产权界定的重要基础设施,将数据来源、提供者、权利人、使用期限、使用次数、使用限制、安全等级、保密要求等作为事实确认下来,是打开数据定价、入场、监管等后续环节的链路开端。目前,有关部门正在牵头规划建立全国一体化的数据要素登记体系,这是涵盖数据要素市场场内、场外的综合性登记体系,可以借鉴传统的土地、不动产登记的方式构建,核心任务是完成数据资源登记、数据产品服务登记和数据流通存证。
三是数据资产评估。2021年光大银行专门发布了《商业银行数据资产估值白皮书》,2022年的课题研究充分借鉴和吸收了这一成果,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和深化,形成了一些成果。除了光大银行以外,普华永道等机构也已经在这个领域做了很多尝试,2021年还专门发布了《数据资产价值评价指标分析》,这也是围绕数据资产评估相关维度进行的探索。未来应积极鼓励发展第三方数据资产评估业务,对进场交易满足一定条件和规模的数据资产的有效性、合规性、成本和潜在价值进行公允评估。
四是数据要素定价。所谓的要素定价即研究数据作为一种生产要素的价格生成机制。主要是围绕数据的资源化、资产化和资本化构建一套全新的数据资产估值和定价逻辑。其中,数据资源化定价是指借鉴和吸收传统的信息产品模式,从成本定价入手进行估价,结合数据的成本、数据的质量和数据的隐私含量构建模型;数据资产化定价则是推动数据和具体应用场景相结合,定制化开发模型、算法和指数,实现买卖双方在收益方面的分成和定价,这是整个互联网产业的通行模式,也是未来数据资产定价的核心模式;数据资本化定价是未来的大方向,核心路径主要包括数据证券化和数据股权化两方面。最近发布的《北京市数字经济促进条例(草案)》中提出,推进建立数据资产登记和评估制度,支持开展数据入股、数据信贷、数据信托和数据资产证券化等数字经济业态创新。
五是数据资产入表。在当前数据日益成为企业核心资产的背景下,将数据资产纳入会计核算体系,加快推动相关法规政策完善和会计准则调整,将有助于数据要素交易流通,是做大做强数据要素市场的关键举措。数据资产入表后,有两种价值创造路径:一种是数据资产和其他资产、要素结合使用,共同创造价值,如商业银行将数据应用于营销、运营、风控等场景;另一种是数据资产独立封装,即将数据资产以产品或服务的形式对外进行交易,以产生独立现金流,如万得的付费数据库服务等。
王建冬系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副主任